餐廚垃圾處理技術-蚯蚓堆肥研究
蚯蚓堆肥是近年來根據蚯蚓在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具有促進有機物質分解轉化的功能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項生物處理技術。蚯蚓在其新陳代謝過程中吞食大量有機物質并將其與土壤混合。通過砂囊的機械研磨作用和腸道內的生物化學作用促進有機質分解轉化。
Bruce R Eastman研究了蚯蚓堆肥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每堆接種4種指示生物致病菌(糞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腸道病毒,蛔蟲卵)。蚯蚓添加比例為1:1.5(蚯蚓:有機垃圾),將未添加蚯蚓的堆體作為對照。研究發(fā)現(xiàn),在試驗進行到72小時,蚯蚓堆肥中的糞大腸桿菌去除率達到99.99%,對照堆體為71.60% ;沙門氏菌為99.99%,對照堆體93.18% ;腸道病毒為98.92%,對照堆體為53.85% ;蛔蟲卵滅活率為47.54%,對照堆體為0。
G.Tripathi等人利用蚯蚓處理餐廚垃圾與牛糞混合物,試驗選用塑料容器作為蚯蚓床,處理的垃圾其有機碳、F 、G 、H 增幅分別為0.27%、156%、41%、38%,C/N、C/P降幅分別為61%、29%;好底層活動的蚯蚓處理的垃圾其有機碳、F 、G 、H 增幅分別為14%、102%,33%、42%。 C/N、C/P降幅分別為43%、14%。
關于蚯蚓堆肥成品的應用,N.Q.Arancon 等人利用經蚯蚓床處理后的餐廚垃圾及紙品垃圾堆肥分別進行大田試驗,試驗在溫室內進行,選種植物為草莓。蚯蚓堆肥經養(yǎng)分測試后施入小區(qū),并補充化肥使總養(yǎng)分含量達到85kg/hm2 ,P為155kg/hm2, K為125kg/hm2 ,對照小區(qū)施加等養(yǎng)分化肥。試驗發(fā)現(xiàn)與紙品垃圾堆肥相比,餐廚垃圾堆肥成品含有更高的C 、N 、Ca 、Fe 、K 、S含量,同時與其他對照小區(qū)相比,施用蚯蚓堆肥的處理小區(qū),草莓葉面積最高增加37%,生物量提高37%,開花數(shù)提高40%,匍匐莖數(shù)量增加36%,草莓產量提高35%。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http://www.www.bestschotzproductions.com/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