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規(guī)范江蘇新重磅:正負清單模式進一步推開
2018年7月4日,又一個“76號文”出爐。江蘇省財政廳印發(fā)《江蘇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入庫管理工作規(guī)則》(蘇財金[2018]76號),PPP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同時出現(xiàn)。
江蘇PPP入庫這一新規(guī),遵循了系列92號文的精神,特別是《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財政管理暫行辦法》(財金﹝2016﹞92號)、《關于規(guī)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管理的通知》(財辦金﹝2017﹞92號)和《江蘇省財政廳關于進一步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規(guī)范發(fā)展的意見》(蘇財金﹝2017﹞92號)等政策。實際上,江蘇PPP政策動向備受各界關注,在一定程度上有風向標的作用。比如,財辦金﹝2017﹞92號出臺之前,江蘇就提出了無現(xiàn)金流及完全政府付費的項目從嚴從緊控制入省庫、當PPP項下財政支出責任達到當年一般預算支出10%時一律不得安排新的PPP項目等提法。在財辦金﹝2017﹞92號出臺后,江蘇很快出臺蘇財金﹝2017﹞92號,明確提出兩個“從嚴從緊”等要求:對于無現(xiàn)金流、完全政府付費的項目從嚴從緊控制;對前期PPP項目數(shù)量較多、地方政府支出責任占比較高地區(qū)申報的項目從嚴從緊控制。
最新的蘇財金[2018]76號也有不少“亮點”。
亮點一:正負面清單出現(xiàn)
明確提出優(yōu)先入庫、從嚴從緊入庫和嚴禁入庫三種的具體類型及標準。從內容上看,具有明顯的“正面清單”“負面清單”特征。之所以正負清單會被逐漸采用,是因為本輪PPP涉及領域太廣,一統(tǒng)定性描述來做針對性規(guī)范和提升PPP實施效果難度太大,不如用正負清單簡單直接立竿見影。之前湖南負面清單之后,江蘇再次祭起這個“法寶”,E20認為值此特殊時機和特殊國情,十分支持,在本輪PPP中,江蘇在推進中十分注重實際效果,率先推出各種針對性措施文件,值得點贊。正面清單中,環(huán)保列在首位,可見在生態(tài)文明及“兩山論”、“水十條”等政策下環(huán)保始終是PPP活躍的一大領域。
其中,“優(yōu)先入庫”的規(guī)定為:(1)垃圾處理、污水處理和城市供水等公共服務領域,各地新建項目要“強制”應用PPP模式;(2)其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對有現(xiàn)金流、具備運營條件和使用者付費的新建項目,鼓勵運用PPP模式;(3)積極運用PPP模式將融資平臺公司存量公共服務項目轉型為PPP項目,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改造和運營。
“從嚴從緊”是指從嚴從緊(審慎)控制,包括:(1)無現(xiàn)金流,完全政府付費的項目;(2)地方政府支出責任占比較高地區(qū)申報的項目。
“不得入庫”的標準則基本為財辦金﹝2017﹞92號的原文。
亮點二:省庫嚴格審核
入庫由省財廳請第三方進行形式審查、出具審核報告,并征求主管部門意見后統(tǒng)一發(fā)布。我們注意到各省財政廳均加強對省庫的審核把關,多為委托第三方咨詢機構或組織專家集中審核、發(fā)布入庫及清理出庫等結果。江蘇在此基礎上,還有征求主管部門意見的環(huán)節(jié),可補足具體行業(yè)上的專業(yè)意見,從而提高PPP入庫項目的質量。
具體規(guī)定是省財政廳PPP辦公室對各地、各部門上報的擬入庫項目資料委托第三方中介機構進行形式審查,并由第三方中介機構出具審核報告。省財政廳PPP辦公室對通過形式審查的項目進行匯總梳理,并將相關項目申報材料提交省級行業(yè)主管部門征求意見。征求意見后,省財政廳PPP辦公室通過召集行業(yè)主管部門召開入庫項目審查論證會議或匯總反饋意見等方式形成審查論證結果。審查論證結果作為是否準予項目入庫的重要依據(jù)。
亮點三:財承歸口管理
地方上報材料必須包括本地PPP項目財政承受能力測算表等在內,詳細列明所有PPP項目基金預算支出、一般預算支出金額、所占比例等信息。E20聯(lián)合環(huán)境企業(yè)提交的《環(huán)境產業(yè)議20》(2018兩會議案)曾建議在地方每年財政預決算報告中增加PPP項目總體情況、支出責任(含一般預算支出、政府預算支出)等詳細情況,以便各界對當?shù)豍PP財政支出有全面了解,也有利于政府有效管控PPP規(guī)模及支出責任。江蘇入庫審核要求提交詳細的本地PPP項目財政承受能力測算表,實際上在縣、地級市及省級層面能夠達到定期掌握PPP財政支出責任總規(guī)模的效果。當然如能對外公開,則將更有利于促進PPP參與各方的信息對稱,推進PPP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根據(jù)新規(guī),江蘇省地方在上報PPP入庫材料時,需包括:(1)本級政府蓋章同意的《××市(縣)申報入庫PPP項目情況匯總表》,其中設區(qū)市所轄區(qū)申報的項目由設區(qū)市財政部門匯總,統(tǒng)一由市政府蓋章;(2)項目實施方案、物有所值評價報告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報告,須由咨詢機構、實施機構、同級財政部門蓋章;(3)PPP項目財政承受能力測算表。其中,第一項反映本地區(qū)PPP項目的全貌,做到不遺漏;第二項各參與方都蓋章,倒逼專業(yè)、盡責,做到不敷衍;第三項反映財政相關口徑(含一般預算及政府性基金預算)的全部責任明細,量化各項目、各年財政支出,做到全面、可比。
綜上所述,江蘇PPP入庫新規(guī)三個“亮點”,如果實施到位,可能成為PPP規(guī)范發(fā)展的一個新“起點”,在當前PPP市場激起浪花。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