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垃圾分類養(yǎng)成習慣就好
垃圾分類到底麻煩不麻煩?現(xiàn)在試行的垃圾分類方法有沒有什么需要改進的?本報記者從上周開始,按照廣州市垃圾分類指引手冊的指導,并從相關渠道拿到了幾卷特制的廚余垃圾專用袋,自行在家試行了兩周的垃圾分類工作,親身體會垃圾分類到底如何?
記者的家庭共有5人,家庭結構為記者本人、妻子、女兒以及退休的父親和母親,而此次垃圾分類的試行工作,主要由記者的母親和妻子共同完成。
專業(yè)術語搞不懂
60歲、30歲,記者的母親和妻子兩位女士均對垃圾分類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都已經(jīng)知道廣州要實行垃圾分類政策。
母親對于垃圾分類的態(tài)度是“支持”,“我很早就在電視上看過垃圾分類的宣傳,日本和德國這樣的國家都在搞垃圾分類,那都是環(huán)保很好的國家,所以我覺得這個做法不錯,也是咱們每一個老百姓應該主動干的事情。”
之前在老家,母親已經(jīng)自覺開展了初步的垃圾分類工作。“比如,我和你爸會自覺地把家里的廢紙廢塑料瓶,都收集到陽臺上,連藥盒和煙盒都不放過,等積累到一定的量,就拿出去賣。”
雖然來廣州的時間不長,母親還是通過街頭海報和街坊的口耳相傳,知道廣州要搞垃圾分類了。而記者的妻子則是通過幾年前番禺垃圾焚燒廠的“鄰避”事件,開始了解垃圾分類問題,對于這個政策,她也表示支持。
“真正開始了解垃圾分類,還是來廣州以后。”妻子通過媒體的宣傳知道廣州就要搞垃圾分類了,而又在廣州圖書館看到大量的宣傳資料和手冊,拿了一份回家仔細研讀后,總算搞清楚垃圾分類是怎么回事情了。不過,對于“按袋計量”、“隨袋征收”、“垃圾不落地”等概念,母親和妻子均表示“不懂”。
生活垃圾最多有害垃圾幾乎沒有
記者家的垃圾中,生活垃圾的產(chǎn)量最多,其次則是廚余垃圾。生活垃圾主要是一些空塑料瓶、玻璃瓶、廢紙、廢塑料袋等,每天能產(chǎn)生約一個標準紙簍的產(chǎn)量。而廚余垃圾則不像想象的那么多,以目前試用的環(huán)保廚余塑料袋為標準,兩天的廚余垃圾只能收集半袋的產(chǎn)量,主要是餐前的菜梗果皮和餐后的剩飯剩菜。
此外,不可回收垃圾的成分中,女兒的尿不濕占據(jù)絕對大頭。而有害垃圾產(chǎn)量幾乎為零,在記者試行垃圾分類的兩周里,如廢舊電池、燈管、殺蟲劑等有害垃圾沒有出現(xiàn)過。同時,家里積累的廢報紙、廢紙殼和空塑料瓶、空酒瓶,也被兩位神奇女俠處理掉了,“家門口有收廢品的小販,把他叫上門來賣了。”
廢紙每斤0.3元,空塑料瓶0.15元一個,于是六七斤廢報紙和十幾個空塑料瓶,收入了共3元錢,不過空玻璃瓶則不在回收范圍內(nèi),只能當做不可回收垃圾丟掉了。
丟垃圾要過下腦
垃圾分類到底難不難?母親和妻子一致認為并不難,關鍵是要養(yǎng)成習慣。“主要是在丟垃圾之前,要動一下腦子,比以前隨手丟多了一步程序而已。不過剛開始垃圾分類的時候,還是會出錯,過了幾天就慢慢好起來了。”
妻子表示,垃圾分類用不著培訓,因為政府公開發(fā)放的手冊和圖表已經(jīng)解釋得很清楚了,她把拿到的垃圾分類宣傳單也貼在了廚房門口。“不知道手頭的垃圾怎么分類,直接看圖表就行了,圖文并茂、一清二楚,解釋得也很細致。”
如果要完全習慣垃圾分類,并變成下意識的動作,預計要花多長時間呢?妻子表示可能僅需一個月,而母親則表示需要兩個月左右,“年紀大了,可能反映要慢一些。”
垃圾分類在記者家也不是一帆風順的,記者的父親是家中的“大廚”,幾乎所有廚余垃圾都是由他制造。
不過,出于對“廚余垃圾”和“廚房垃圾”的概念混淆,父親時不時地會干出把菜葉和塑料袋、空醬油瓶混在一塊丟棄的行為,這使得兩位熱衷垃圾分類的女士不得不常常戴著手套,在垃圾簍里主動分揀。
廚余垃圾袋最好多型號
對于即將在廣州全面實施的垃圾分類工作,兩位女士在試行了兩周的試驗以后,均有些想法和建議。
首先是對分類垃圾袋的意見,記者母親認為現(xiàn)有的廚余垃圾專用袋有缺點,一是太薄,容易破損并滴漏湯汁,二是塑料袋容量太大,一天的垃圾量僅能填滿袋子底部的容量,“廚余垃圾肯定得天天拿出去倒,但是這么大一個袋子只能裝那么一點點垃圾,會不會顯得有些浪費。”
母親建議,廚余垃圾專用袋是否可以多設計幾種型號,可大可小,讓居民根據(jù)自身的家庭條件進行合理選擇,“廚余垃圾多的,就用大袋,垃圾少的,就用小袋,這樣也可以避免廚余垃圾袋的浪費嘛。”
“能不能不用垃圾袋,直接用分類垃圾桶?”母親提出了這樣一個建議,因為在她生活的年代,人們總是將垃圾積存在灰斗或是簸箕里,然后拿到垃圾站倒掉的,而從來不使用塑料袋,“能不能每家每戶都發(fā)四個分類垃圾桶,然后每天都拿到門口,讓收垃圾的工人按照分類倒掉,再還給每家每戶,這樣就不用使用塑料袋了,豈不是更加環(huán)保?”
其次是擔心日后的垃圾處理費用是否可能上漲,記者妻子認為,垃圾分類雖然不難做,但一定程度上還是會給居民日常生活帶來影響,“畢竟你這么多年的生活習慣和節(jié)奏被打亂了,要重新學習一個新模式。”所以,她希望政府應該縝密籌劃,在實行垃圾分類后,居民所要花費的垃圾處理費用仍保持分類前的水平。同時,妻子希望政府能夠免費發(fā)放各類垃圾袋,同時也能提供免費的分類垃圾簍。
“如果垃圾分類以后,費用要大幅提高,或者說要特別收費,我想我不能接受。”妻子很明確地如是表態(tài)。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http://www.www.bestschotzproductions.com/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