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生植物類型表面流人工濕地系統(tǒng)對污水廠尾水深度處理效果
更新時間:2016-07-14 13:13
來源:環(huán)境工程學報
作者:
閱讀:2220
摘要:
為了減少污水廠尾水直接排放后對地表自然水體造成一定的污染負荷和生態(tài)毒害,選擇了5種南方常見的水生植物構建不同的表面流人工濕地處理模擬污水廠尾水,研究在室外動態(tài)條件下其對污水廠尾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探討季節(jié)變化對人工濕地運行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5種水生植物類型的表面流人工濕地系統(tǒng)對模擬污水廠尾水具有較好的處理效果,并且表現出隨運行時間的延長而呈上升的趨勢;各組系統(tǒng)之間對COD的去除不存在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風車草+再力花組合挺水植物濕地對TN和TP的去除率最高,其次是苦草和黑藻沉水植物濕地系統(tǒng),紫葉美人蕉+粉花美人蕉組合生態(tài)浮島和風車草+再力花組合生態(tài)浮島效果較差;在不同季節(jié)條件下的污染物去除率由高到低的順序為:夏季>春季>冬季;溫度與COD的去除率無顯著相關性,但與TN和TP的去除率呈顯著的相關性。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http://www.www.bestschotzproductions.com/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607141313167248.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