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內噴鈣法脫硫技術
更新時間:2009-08-04 16:29
來源:
作者:
閱讀:6968
工藝說明:
爐內噴鈣尾部增濕活化脫硫技術能達70-80%的中等脫硫效率,具有流程簡單、裝置緊湊、占地少、投資省、成本低等優(yōu)點,適合于中低硫煤燃燒脫硫。
工藝流程:
爐內噴鈣是將石灰石細粉通過氣力輸送方式噴入爐膛合適溫度區(qū),使碳酸鈣受熱分解成氧化鈣,并與煙氣中的二氧化硫發(fā)生硫化反應,最終生成硫酸鈣,達到固硫的目的。
為了提高爐內脫硫效率,東南大學熱能工程研究所將旋渦二次風技術用于爐內噴鈣過程,自主開發(fā)出一種爐內旋渦噴鈣尾部增濕活化的脫硫技術。爐膛內形成的旋轉流場使噴入的石灰石粉在爐膛內均勻分布,并延長顆粒在爐內的停留時間,增加與二氧化硫接觸反應的機會。
爐內脫硫效率可達30-40%。在尾部受熱面后設置活化反應器,向活化器內噴入霧化水滴,使煙氣中未被利用的脫硫劑氧化鈣顆粒與水滴相碰撞生成漿滴,與二氧化硫氣體發(fā)生離子液相反應,大大提高硫化反應速度。未與顆粒碰撞的水滴在煙氣中蒸發(fā),增加了煙氣的濕度,也能提高提高脫硫效率和鈣利用率的。
該脫硫技術以地產石灰石粉作為脫硫劑,和用石灰等材料作脫硫劑相比成本低廉,在經濟上具有競爭優(yōu)勢。也可利用其它含鈣廢料,如水泥廠窯尾灰、紙漿廠碳酸鈣廢料和電石渣等,則可進一步降低脫硫成本。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