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關”防污染物進國博
朝陽大悅城五樓的電子屏幕上,實時顯示室內外PM2.5數據攝/記者張鑫
法制晚報訊(記者趙穎彥張鑫)3日上午9時15分,在邁進國家博物館西門的那一刻,年輕媽媽黎華迅速替兩歲半的兒子摘下口罩,隨后她扯下自己的口罩,用力吸了兩口氣。
此時,全市平均空氣質量指數為267,達重度污染。離國博最近的一個監(jiān)測點——前門,9時的實時空氣質量指數為298,接近嚴重污染。
今天上午,《法制晚報》記者從國博方面了解到,目前國博已采取了更嚴格的空氣清潔措施,加大了風井、風道的清洗頻次,盡可能減少污染物進入。而國博的官方微博也“調皮”地發(fā)出邀約:“歡迎大家來博物館躲霾,還能收獲許多美好”。
現場室外污染嚴重家長帶娃逛博物館
日前,一篇名為《我們在重霾天去了60個商場、游樂場、博物館,拿到這份沉重的測霾報告》的帖子傳遍“朋友圈”。其中稱,當室外PM2.5濃度為278微克/立方米時,國家博物館二樓沙特展廳為94.8微克/立方米、二樓珍珠展廳為56.5微克/立方米。而一些商場和兒童室內游樂中心,霧霾來襲時室內空氣質量還不如室外。
“看了帖子后,我感覺帶孩子到博物館躲霾不錯,空氣質量放心還能長見識。”黎華告訴記者,她身邊的“媽媽幫”都愿意在霧霾天帶著孩子逛博物館。不過記者上午在國博看到,一早就帶孩子來逛博物館的家長并不算太多。對此黎華分析稱,小朋友早晨一般會賴床,等吃完早飯出門時至少都會10點左右。
“孩子太小,一到霧霾天兒就被關在家里,時間長了他們根本待不住。”黎華表示,不能在家呆著,選擇出門去處時,家長最看重的就是空氣質量了,“感覺博物館里的空氣質量相對商場來說會好很多,所以每到霧霾天兒我會盡量讓孩子留在室內,實在待不住就去國博、首博之類的博物館逛逛。”
追訪空氣想“入室”得過四道“關卡”
為什么國博館內的空氣質量會和室外有“兩重天”的感覺?記者了解到,國館共有173個空調機組,51臺新風機組,110個空調機房,并在2015年年底專門成立了PM2.5治理小組。室外空氣若想進入到博物館展廳內,必須經過四道“關卡”。
“外界空氣首先流入風井和風道,在這里經過最初吸附,之后通過過濾網進行有效凈化,此時的空氣清潔程度達90%以上。”據國博設備管理處處長余建南介紹,空氣進入空調機組后,進行冷卻或加熱,以及加濕,然后再通過管道輸送到各個展廳。
此外,為了應對霧霾的頻繁“造訪”,國博還采取了更嚴格的空氣清潔措施。“我們加大了風井、風道的清洗頻次,盡可能減少污染物進入。”國博設備管理處工程師曹思循表示,凡是風能經過的地方,都要安排清洗,國博共有15萬平方米的風道,目前已實現每年清洗一次,重點區(qū)域清洗兩次。文/記者趙穎彥
相關裝有新風系統(tǒng)商場顧客盈門
元旦小長假期間霧霾重來,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到商場去“躲霾”,其中裝有新風系統(tǒng)的朝陽大悅城、長楹天街、僑福芳草地等均是顧客爆棚。
“孩子在家也呆不住,這家商場不是號稱有新風系統(tǒng)嗎?我們就來了。”昨天下午在朝陽大悅城,一對帶著孩子的小夫妻對記者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商場內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在玩耍。記者從一樓上到八樓,發(fā)現幾乎每層休息區(qū)都坐滿了小朋友和他們的家長。
在商場五樓,一塊電子顯示屏實時顯示著外部PM2.5濃度以及商場內的PM2.5濃度。當外部數值達到205時,屏幕顯示商場五層只有28.5。
不過,也有一些顧客對屏幕數據的準確性表示質疑。“之前有個母嬰論壇做過調查,商場內的空氣質量并沒有想象得那么好。”年輕媽媽李女士告訴記者,她選擇在霧霾天帶孩子來商場玩,只是覺得反正要出來,室內總比室外空氣略好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