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稱部分國家或將水資源當作武器打擊下游國家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美國情報界的中央機構——國家情報總監(jiān)辦公室當天發(fā)布了一份情報評估《全球水安全》。這份報告是一份秘密情報評估的公開版。2011年,應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的要求,中央情報局、國務院情報研究局、國防情報局等多家美國情報機構合作撰寫了這份秘密報告。報告指出,隨著水資源短缺的加劇,有些國家可能把水資源作為武器,打擊下游的國家,恐怖分子可能也會攻擊水壩、水庫等水利設施。
有戰(zhàn)略價值的七大流域
秘密報告有兩項核心內容,一項是分析了具有重要戰(zhàn)略地位的幾個國家所面臨的水資源問題。另一項是評估具有重要戰(zhàn)略價值的七大跨國河流流域。公開報告僅提供了關于后一項的簡要信息。
這七大流域主要位于非洲和亞洲地區(qū),分別是尼羅河、底格里斯河與幼發(fā)拉底河、湄公河、印度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以及阿姆河流域。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三條河的上游在中國境內。
湄公河流經(jīng)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等六國,在中國境內被稱為瀾滄江。報告認為湄公河流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水電開發(fā)不斷擴大,河流水量不穩(wěn)定,沉積物含量出現(xiàn)變化。未來30年中,湄公河流域的糧食安全狀況將會惡化,影響民生;抵御洪災和干旱的能力下降;圍繞水電開發(fā)的爭議會使地區(qū)局勢趨于緊張。湄公河流域的管理能力為“有限”。
印度河發(fā)源于喜馬拉雅山西部中國境內的獅泉河,經(jīng)巴基斯坦注入印度洋,部分支流源于阿富汗和印度。報告認為印度河流域面臨農業(yè)用水浪費、土壤沙化、基礎設施不足、水質污染等問題。未來,該地區(qū)的糧食安全可能面臨威脅。印度河流域的管理能力被評估為“中等”。
布拉馬普特拉河流經(jīng)中國、印度和孟加拉國。在中國境內被稱為雅魯藏布江。報告認為該流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水利開發(fā)混亂,各國沒有就流域管理達成協(xié)議,河流水量將會減少。未來該流域的漁業(yè)資源會日益減少;各國關于水電開發(fā)的爭議將一直存在;在2020到2040年之間,該流域某些河段的水電開發(fā)潛能會下降。該流域的管理能力被評估為最低等級“不足”。
此外,尼羅河流經(jīng)中非和北非的10個國家。底格里斯河與幼發(fā)拉底河流經(jīng)土耳其、敘利亞和伊拉克。約旦河流經(jīng)以色列、約旦和巴勒斯坦,三方圍繞河水的爭議由來已久。阿姆河是中亞流程最長、水量最大的內陸河,先后流經(jīng)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國家。
水將成為恐怖主義目標?
報告認為,未來10年不可能出現(xiàn)與水相關的國家間沖突,但10年之后情況會惡化。報告不點名地指出,未來10年,有些國家會把水資源作為政治工具,拿來要挾鄰國,要求或者禁止投資者、非政府組織和政府支持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以便維護本國的水資源利益,提升地區(qū)影響力。
水資源還可能被用作武器。報告認為未來10年,強勢的上游國家會減少江河流向下游的水量,甚至會直接切斷河流。某些國家還會利用國內的水利設施,加強對局部地區(qū)人口的控制。
水利基礎設施還會成為恐怖分子的目標。水利設施與成千上萬人的生活保障和生命安全息息相關。恐怖分子希望一次襲擊能產生巨大的社會影響,那么水壩、水庫、水渠、海水淡化設施、輸水管道可能會成為恐怖襲擊的目標。如果政府強化安全防護措施,恐怖分子的陰謀可能不會輕易得逞,但這樣做會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
淡水短缺將加劇全球動蕩
報告有五項結論,第一個就是未來淡水短缺等問題將加劇全球動蕩。全球氣候變化會導致極端天氣事件頻發(fā),洪水和干旱的發(fā)生頻率將越來越高。比較富裕的國家有財力、技術來化解這些問題。但在有些發(fā)展中國家,一旦遭遇洪水或大旱,將會導致社會動亂,甚至是國家失控。
農業(yè)領域將受到最大的沖擊。報告注意到,全球淡水供應的70%被用于農業(yè)。很多國家過度開采地下水,超出了地下水再生的能力,有些地下水系統(tǒng)需要幾百年才能再生。據(jù)估計,大約有20億人口完全依賴地下水開采滿足飲水需要,全球65%的農業(yè)灌溉用水來自于地下水。全球每年地下水透支的數(shù)量大約相當于尼羅河年流量的兩倍。一旦地下水資源枯竭,糧食產量將會大幅下滑,影響發(fā)展中國家的糧食安全,并導致大量農民失業(yè),甚至會誘發(fā)動亂。
缺乏清潔的飲用水還會威脅人類的健康。報告援引了聯(lián)合國2006年的一項研究,稱全世界平均每15秒就有一名兒童死于和水有關的疾病。所有發(fā)展中國家的居民中,有近一半的居民因為缺乏清潔的飲用水而遭遇健康問題。
美國借機提升影響力
報告認為解決水問題的最佳方案是改善水資源管理,改進相關技術。各國應當加強水資源管理,通過合理的定價機制來鼓勵節(jié)約用水,通過興建水壩、水渠等來實現(xiàn)水資源的充分利用,簽訂切實有效的跨境河流管理協(xié)議等。還要加大對農業(yè)節(jié)水技術的投入。
此外還可以通過國際貿易來緩解水資源短缺。盡管淡水本身很難作為商品在國際市場上流通,但如果通過進口來獲取糧食等商品,相當于獲取了大量隱含的水資源(“虛擬水”)。中東和北非國家通過在國際市場上購買糧食,相當于每年從國際市場上購買了一條尼羅河流量的“虛擬水”。
報告認為,中國局部地區(qū)也面臨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中國的農業(yè)用水也占到了淡水使用量的50%,但是中國的新增淡水需要主要是在工業(yè)和生活用水方面。未來20年,只要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加大對水處理技術的投入,中國可以滿足自己的水資源需求。
報告指出,美國擁有先進的水資源相關技術。美國應當積極與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合作,解決水資源問題。當然美國這么做并非出于人道主義目的,報告指出,“積極參與解決水資源問題將會提升美國的影響力,并防止其他國家獲得同樣的影響力”。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在“世界水日”發(fā)表講話稱,希望美國相關機構發(fā)揮各自特長,解決日益嚴重的水問題。不得不指出的是,美國的對外援助背后,總是隱藏著政治企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http://www.www.bestschotzproductions.com/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