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協(xié)委員呼吁“霾治理”室內室外都要加力
近年來,因為不速之客“霾”的多次到來,上海的藍天越來越少。根據(jù)農工黨上海市委提案里的數(shù)據(jù),上海平均每3天就出現(xiàn)1次灰霾,高濃度臭氧天數(shù)呈增加趨勢。
“霾”的罪魁或是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它的專業(yè)名稱叫“PM2.5”。雖然PM2.5只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卻可以影響空氣質量和能見度。一項研究表明,空氣中PM2.5指標的濃度每立方米增加10微克,人類的死亡率將增加1.5%。
此次“上海兩會”中,就有兩件提案共同把矛頭指向了傷人的PM2.5,呼吁給上海設一個“霾鬧鈴”,降低霾毒對城市的影響。
戶外:盡快增加布點,建立多個灰霾自動監(jiān)測站
霾毒駭人,但過去我國一直以PM10作為空氣質量是否達標的主要依據(jù),使得PM2.5游離在空氣質量的監(jiān)測范圍外。目前上海已作為灰霾監(jiān)測試點城市,在一些點位展開對PM2.5的監(jiān)測,但是尚未形成“氣候”。
農工黨上海市委建議加強對灰霾的公開預報預警技術的研究,盡快在全市增加布點,建立多個灰霾自動監(jiān)測站。通過采集分析全天候、多要素自動觀測資料,分析形成灰霾的主要大氣成分,為減少灰霾天氣采取措施提供科學依據(jù)。在此基礎上,給上海上個“霾鬧鐘”,將PM2.5納入環(huán)境監(jiān)測范圍,逐步實行重度灰霾天氣的公開預報預警信息發(fā)布制度。
農工黨上海市委還建議建立預警互動機制,堵住霾產生的“老巢”。比如,在重度霾發(fā)生時限制重點污染排放企業(yè)的排放量;在城市規(guī)劃中,對形成灰霾天氣的主要污染排放源進行合理的調整或疏散;重新制訂上海市地方標準《車用汽油》和《車用柴油》,新標準應從環(huán)保角度出發(fā),降低硫含量,使上海燃油的標準達到國V標準。同時,增加城市綠地,讓城市綠地發(fā)揮吸煙除塵、過濾空氣等環(huán)境效益。
室內:要定期檢測、發(fā)布幾類公共場所的空氣PM2.5值
戶外的霾常以“灰天暗地”的方式出場,相比而言,封閉室內的隱形PM2.5更是傷人于無形,因此更需要“霾鬧鈴”。最近沈陽健康教育中心及北京一個民間環(huán)保組織分別公布了一系列公共場所的室內PM2.5濃度監(jiān)測,結果不容樂觀。
對此,朱建國委員建議,上海要定期檢測、發(fā)布幾類公共場所的室內空氣PM2.5值,并將此納入2011年12月1日實行的《上海市集中空調通風系統(tǒng)衛(wèi)生管理辦法》。
朱建國認為,室內PM2.5濃度值可以通過禁煙、主動凈化空氣等途徑,疏解甚至消除,因此他建議室內公共場所嚴控霾污染,相關部門應定期、隨機調查室內PM2.5,并向公眾公布。調查室內PM2.5應主要以餐飲、KTV、棋牌室、酒吧、網(wǎng)吧等幾大類場所為主,其中也包括白領日常工作的辦公室、商務樓宇。一旦檢測發(fā)現(xiàn)室內PM2.5濃度超過某個臨界點,有關部門應在原有罰單基礎上,再行嚴厲處罰。
此外,朱建國還建議把室內PM2.5納入上海市中央空調衛(wèi)生的相關檢測中去,并定期檢測地鐵、公交、長途車、火車等人流密集場所的室內空氣質量及PM2.5指標。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http://www.www.bestschotzproductions.com/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