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如何選購凈水器?
當前,水家電正逐步為廣大國內消費者所認知、熟悉,并走進越來越多的尋常百姓家。對于處于發(fā)展初期的凈水器行業(yè)來說,大多數消費者對其還不能全面、客觀地了解,很難做到科學合理地選擇凈水器。
于是期望、宣傳、品質、現實等諸多因素就會產生激烈的碰撞,各種抱怨、爭執(zhí)、投訴、官司等屢見報端。經?吹接邢M者向媒體投訴,買了凈水器,卻連水垢都無法去除;也有消費者抱怨用了凈水器后,水質比不用凈水器更差了;更有消費者因為家中安裝凈水器之后,裝修設施被漏水浸泡。。。。。。
處于嬰兒期的凈水器行業(yè),如同諸多行業(yè)的初期一樣,信息繁雜,名詞泛濫,各種概念滿天飛,李逵李鬼真假難辨,這讓眾多消費者無所適從。消費者究竟該如何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凈水器呢?看品牌?看名氣?看外觀?看技術?看榮譽?看關系?。。。。。。
在過去從事凈水器市場工作的過程中,也曾有零散消費者通過各種途徑詢問筆者,有沒有相對客觀、公正、簡單的甄別、購買凈水器辦法。行業(yè)及早穩(wěn)定下來,既對從業(yè)者有利,對消費者也是福音。在2011年315消費者權益日即將到來之際,應很多有責任感的媒體人士邀請,筆者(張旭東)將整理自己從事水家電行業(yè)時積累的生產、研發(fā)、銷售等水處理知識,結合諸多業(yè)界前輩、水處理專家的文獻資料,希望能給消費者提出一些簡單、實用的凈水器選購方法,以作消費參考,因此,本文的出發(fā)點是保著客觀的態(tài)度,有利于消費者借鑒和消費選擇。
其中自有不合理、不科學的地方,希望各位專家、前輩、同仁進行及時指教,并形成有效補充,大家齊盡力,讓消費者理性消費,透明消費。
筆者認為:消費者在選購凈水器時需要把握三個環(huán)節(jié)。
(一)消費者為什么要用凈水器?
原因之一就是,居民末端自來水可能處于“亞安全”狀態(tài)。
2007年,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新標準的出臺(檢測項目原來是35項,修訂以后是106項)也使人們將目光又一次聚焦到飲水安全的話題上來,重新審視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安全水?
傳統(tǒng)意識中所謂的“安全水”——煮沸的自來水
專家介紹,將自來水煮沸喝并不代表安全。
首先,燒開水,只能殺死水中的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但殺死的細菌、病菌的尸體仍留存在水中,這些死尸在醫(yī)學上稱為“熱源”,是一種致過敏的物質,能引起諸如頭痛、發(fā)熱、腸胃不適、皮膚過敏等病癥。
其次,水煮沸并不能“殺死”重金屬、砷化物、氰化物、亞硝酸鹽、有機污染物,比如農藥、殺蟲劑、合成洗滌劑等有害物質。
王占生指出,過去自來水廠主要的任務是去除水中濁度與細菌病毒,因此只要控制住濁度(感官性狀)與余氯(消毒劑),水就可以飲用。因為當時水源比較清潔,污染較小,但經過幾十年的時代發(fā)展,水源已受到不同程度、各種各樣的污染,中國地理區(qū)域廣闊,原水水質千差萬別,自來水廠處理工藝先進與落后并存,城市輸水管網材質迥異,這些都給給水工作者帶來技術、資金等諸多難題,也讓居民末端自來水水質迥異。(農村居民飲用水問題更為復雜,本文主要針對城市居民的飲用水問題)
無法再用老辦法解決新問題了,通過加熱將水燒開的單一凈水方式,已無法滿足全國居民的安全飲用水問題。
我國的自來水現狀簡述
★源水污染嚴重。上海市曾在黃浦江水源中檢測出400多種有機化合物。國務院、衛(wèi)生部、清華大學等政府及眾多科研機構聯(lián)合對重慶的一項調查顯示,長江、嘉陵江水中有機污染物的種類分別達到50多種、60多種,使癌癥發(fā)生率顯著提高。
★管網運輸、二次污染。據一項對全國35個城市的調查表明,出廠水經管網輸送到用戶,自來水不合格率增加20%左右。
★自來水廠水處理工藝落后。專家介紹,我國目前90%的水廠只能對物理污染和微生物污染進行凈化處理,而無法對化學污染,諸如農藥、殺蟲劑、合成洗滌劑、重金屬、各種有機和無機化合物及其他有害毒素進行深度處理,多數市縣、鄉(xiāng)鎮(zhèn)工藝落后更為嚴重。
現階段中國居民末端自來水面對4大“亞安全”風險
1、雜質風險
由于自來水廠的處理工藝或城市輸水管網的陳舊材質及其老化脫落、二次供水水箱和輸水管路老化等諸多問題,致使居民末端自來水中產生各種顆粒性雜質,如鐵銹、泥沙、顆粒物、懸浮物、膠體、毛發(fā)等物質,值得提出的是,隨著中國大地上城市化的進程,新城區(qū),新管路,雜質污染問題較輕。
2、生物風險
清華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王占生說,飲用水中不斷發(fā)現新的生物種群,如上世紀發(fā)現的0-157、軍團菌、隱孢子蟲、藍氏賈第鞭毛蟲等水致傳染微生物。對于不同種類的微生物需要的消毒條件不盡相同,不同的消毒劑其劑量與消毒時間有較大差異,如在目前水廠消毒條件下,加氯就很難殺滅隱孢子蟲與藍氏賈第鞭毛蟲。
李亞棟特別指出,自來水中加注的氯氣足以殺滅幾乎所有的細菌和病毒,而且按照國家標準,水中殘留的氯在用戶末梢必須大于0.05mg/L,這就基本保證了自來水中基本不會滋生細菌。
因此,在具備足夠有效管網余氯的前提下,在大多數中國城市中,生物風險(細菌、病毒等)系數反而較低。
3、無機風險
20世紀中葉,水體開始受到工業(yè)、礦業(yè)等廢水、廢氣、廢渣的化學污染。在這一時期,污染物主要是重金屬鉛、汞、鉻等以及氰化物、氟化物、亞硝酸鹽等無機物。
除了來源于工業(yè)排放的無機污染之外,由于地理地質原因,導致某些地區(qū)水源中個別元素過多(或過少),也可能引發(fā)區(qū)域性疾病。在中國,較嚴重的是飲水型氟中毒和飲水型砷中毒。
每升水中氟化物超過1毫克就有可能使兒童、青少年的牙齒出現色斑的人數超過30%。這種牙齒除影響美觀外,牙齒本身容易碎裂,往往剛到中年牙就掉了。如果飲用水中氟化物的濃度更高,會嚴重影響骨骼發(fā)育,使患者不能直立,疼痛不堪。
砷中毒主要表現為皮膚損傷、周圍神經病變,重者發(fā)展為皮膚癌。砷在中國地下水中分布較廣。據現有資料估計,中國因飲用水中氟、砷超標而使健康受到影響的人數可能超過2000萬。
這些對于居于高砷氟地區(qū)的居民,尤其需要注意。
在通常情況下,自來水中的重金屬種類和比例是會得到嚴格控制的,而水質硬度(水垢),就飲水而言也不是越低越好,新版自來水標準中,其指標是450毫克升(凈器從業(yè)人員經常使用的TDS測試筆道具,其檢測項目為溶解性總固體,與鈣鎂離子為主的總硬度有區(qū)別:溶解性總固體(TDS)是溶解在水里的無機鹽和有機物的總稱。其主要成分有鈣、鎂、鈉、鉀離子和碳酸離子、碳酸氫離子、氯離子、硫酸離子和硝酸離子;水的硬度原系指沉淀肥皂的程度。使肥皂沉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水中的鈣、鎂離子,此外,鐵、鋁、錳、鍶及鋅也有同樣作用,飲用水中以鈣鎂離子為計量)。
4、有機風險
有機物的人工合成,促進了社會發(fā)展,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目前已合成的化學物質達到1000萬種,經常使用的有7-8萬種。
但是它們是雙刃劍,造福于人類也危害人類,由于生產、使用與廢棄等過程不當,已經對環(huán)境造成了污染,引發(fā)環(huán)境安全危機。它們通過食物鏈又進入人體產生種種危害與潛在威脅。
幾乎所有的水質專家都認為,當前飲水安全的最大隱患來自有機污染。飲用水中有機污染的來源十分廣泛,包括工業(yè)污染排放、化肥農藥等農業(yè)污染以及人類的日常生活。
王占生曾指出,有機物中均包括了揮發(fā)性鹵代烴,其中三氯甲烷、溴仿、氯代產物等物質是消毒副產物,而多氯聯(lián)苯、氯丹、二噁英、氯酚、鄰苯二甲酸脂、部分殺蟲劑等是內分泌干擾物或是可疑的內分泌干擾物。
這些有機污染物不僅潛在危害巨大,而且更糟糕的是,目前的自來水處理工藝一般只能去掉30%左右,有70%是去不掉的,因此,大多數有機污染能躲過傳統(tǒng)自來水凈化工藝的處理,大搖大擺進入人體內。
除此4類風險外,處于水源地的工、礦企業(yè)發(fā)生安全事故時也會導致突發(fā)性水體污染事件,不過就目前來說,各自來水廠都有相應的配套預案,因此無需過度恐慌。
有朋友會說:張旭東,居民末端自來水的“亞安全”種類和原因我們已經知道了,接下來該怎么做呢?
好了,就讓我們來看看,基于以上各種居民末端自來水的“亞安全”問題,有哪些相應的主流型家用凈水處理技術來解決。
(二)凈水器產品介紹
水處理工程大致可分為污水處理、中水處理、凈水處理3大類別,而凈水處理又分為前端處理與末端處理,前端處理即為自來水廠的給水處理,末端處理即是居民末端的二次凈化。
針對居民末端凈水處理,又分為集中式飲用水凈化和分散式(點式)飲用水凈化,其中分散式以家用為主的統(tǒng)稱為凈水器、水家電或水家裝,在這個領域里面又可做以下細分。
1)家用凈水技術介紹
需要補充的是,RO純水機可以作為突發(fā)性水體污染事故的家用應急預案,高品質的RO機可以確保居民在發(fā)生自來水水質污染危機時的飲水安全。
至于水體中各種離子濃度的增減,可參見相關常量、微量元素學說。
2)家用凈水產品結構
3)家用凈水品牌類別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基本對各種水處理技術的特點有了大概的了解,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第三個環(huán)節(jié):
(三)了解自身情況和真實需求
基于筆者(張旭東)狹隘的認識和知識面,對消費者如何對自家水質進行把脈,暫提出“5+2”的把脈方案。
這里的5個包括以下方面:
1)水質情況
我們首先要大致了解家中的自來水水質情況,這樣才能做到對癥下藥,因地制水。那么,消費者該如何來了解自家水質的概況呢?筆者提供“望聞問切”4個小技巧作為參考。
望:看看燒水或存水的水具中水垢是否嚴重,看看水的顏色是否渾濁或有異色,看看水中是否有肉眼可見的雜質,借以判斷家中水質硬度、雜質污染、無機金屬污染(一般情況下,紅水是鐵銹,綠水是銅毛)等指標是否嚴重。
聞:聞水的味道,用嗅覺感知有沒有漂白粉的味道或氯味,聞聞有沒有其他的異味,借以判斷水中消毒劑的指標,如果感覺到明顯的余氯氣味,基本可判定無細菌病毒等微生物污染,只需使用活性炭吸附即可,若無氯味而又其他異味,基本可以判定是生物污染導致。
問:可以上網搜索當地的原水水源情況,工業(yè)、礦業(yè)情況,或打電話去當地的衛(wèi)生部門詢問當地的水質如何,問問小區(qū)物業(yè),是否屬于二次供水以及輸水管材等,借以判斷水質大概污染的類型。
切:可以借助TDS筆測試水質硬度的大概狀況,可以借助水壓表測試水的壓力等數據,壓力小需要增壓泵,壓力大需要減壓閥,可以借助萬能表測試電壓。
講到TDS筆就順便談一個常見的純水機促銷手段——水質電解實驗。
純水機銷售商常用鐵、鋁棒做陰陽電極,電解自來水使之變得花花綠綠,導致很多消費者的恐慌,認為自來水真的出了大問題,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實,這是個簡單的理化現象。
自來水中的鈣鎂等離子屬電解質,電解器陽極鐵棒放入自來水后,鐵被電解后形成灰色氫氧化鐵、綠色二價鐵離子、紅褐色三氧化二鐵、黑色四氧化三鐵;而純水機之水不含電解質,無電解反應,故純水不變色。如果在純水中放少許食鹽做實驗,水照樣會變色。鹽是能食用的,純水也是能食用的,其溶液也是能食用的,但由于電解質現象,依然如自來水般花花綠綠,這只是一個促銷的小戲法而已,不必恐慌。
2)使用需求
家中的飲用水按照食用用途可以分為:洗滌用水、洗浴用水、廚房用水、洗漱用水、廚房用水,在我們基本清楚家中的水質“亞安全”的可能方面之后,在結合各種水處理技術的前提上,還需要自我盤算一下,我們希望各種生活飲用水經過處理后,水質達到什么指標?純水?凈水?軟水?
3)家庭特性
家庭的年齡、性別結構,有沒有特殊的生理狀況?基于你對純水、凈水、軟水的認識,回頭看看,這些水質有哪些不適合家人,對原有的需求進行調整,做到因人造水。
.
4)配套環(huán)境
水家電的安裝需要參考以下環(huán)境指標:水壓、電容、插座、場地面積和空間、隔音效果、排水系統(tǒng),有時你想裝,卻配套環(huán)境不允許,這些也需要結合中意的產品,檢查一番。
5)支付能力
凈水器濾芯是有壽命的,是需要定期更換的,特別是膜、活性炭、樹脂等,不然,凈水器就變成“污水器”了,作為消費者如果想一勞永逸,長期不換濾芯,還不如不用凈水器呢(純屬個人觀點)。要問清楚,在合理的情況下,需要的維護費用、及設備老化后的二次更換費用是多少,看看自身能否承受,在支付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建議可以采用梯級消費模式,先用簡單便宜的水處理技術來解決部分水質“亞安全”問題,等條件成熟時,再尋求更全面的家用水處理解決方案。
這里的2包含以下2個方面:
1)產品品牌。
通過網絡查詢衛(wèi)生部的涉水批件,或打電話咨詢當地衛(wèi)生監(jiān)督單位,核實產品品牌、型號等合法性、真實性,找出真李逵和假李鬼,選擇好的品牌至關重要(至于如何選擇品牌可參見消費者如何選擇黑電、白電),因為凈水器屬于半成品,在后續(xù)使用時可能會出現諸多問題,負責任的品牌會盡力解決這些問題,以謀求口碑,取得更大的發(fā)展,不負責任的品牌是不可能將流進腰包的錢再掏出來,這一現象也不唯凈水器行業(yè)獨有。
2)售后服務
前面已經講過,凈水器的很多濾芯是有使用壽命的,需要定期更換,不然,凈水器就會變成“污水器”,在消費者對水家電產品不熟悉的前提下,廠家和經銷商、經銷機構的服務能力、服務態(tài)度、服務制度等會決定消費者的長期水家電消費品質,成熟的經銷機構會把握好安裝環(huán)節(jié),基本能避免凈水器行業(yè)3大弊病之一:漏。等發(fā)生財產損失時再去理論,期間自然會遇到扯皮現象,即使贏了官司,也會褪一層皮,凈水器另2個弊病是臭和堵,也能在服務端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
就水家電而言,售后服務其實是行業(yè)發(fā)展和消費體驗的一個基石,消費者在決定購買時,一定要從多個角度考察一下銷售方的售后實力,不要讓自己購買的凈水器日后成為“孤兒機”,無人問信,欲哭無淚。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家用凈水其實是一個“家用集成水處理系統(tǒng)”,是一個系統(tǒng)凈水解決方案,選擇到好的品牌和負責任的經銷機構,能獲得性價比最高的“家用集成水處理方案”。
(四)結語
蔡祖根教授指出,自來水永遠是居民飲用水的主流產品,而凈水器可以作為居民飲用水改善和提高的一個有益補充,要想提高全民的飲用水質量,解除自來水“亞安全”狀況,根子還是在自來水的品質全面提升上。
消費者可以參考以上三個步驟,來選購適合自己的凈水器品牌和產品,限于筆者(張旭東)的認知有限,文中會有諸多令人不滿意和錯誤的地方,尚請見諒。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錯誤處請各位前輩、方家海涵,引用不當處也請專家多擔待。
最后,對飲用水處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加筆者的微博進行及時互動,筆者的新浪和QQ微博的用戶名都是:張旭東南京。
參考文獻:
1、《健康的水》Martin Fox, Ph.D. 著 王占生 審
2、《安全飲用水與科學飲水》 蔡祖根
3、《水,是藥還是毒》 李復興
4、王占生 媒體采訪資料
5、鄂學禮 媒體采訪資料
6、李亞棟 媒體采訪資料
7、張翼鵬 媒體采訪資料
8、徐道波 媒體采訪資料
9、李勝軍 媒體采訪資料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