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砷廢水處理微濾膜技術
微濾(MF)是指根據(jù)篩分原理以壓力差作為推動力的膜分離過程,能夠去除相對分子質量>50 000或粒徑>0.05 μm 的顆粒。MF 膜對砷的去除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附著砷的顆粒在水中的粒徑分布。微濾膜的孔徑通常>0.1 μm, 因此不能截留溶解態(tài)的重金屬離子,必須經(jīng)過適當?shù)念A處理如氧化、還原、吸附等手段將其轉化為>0.1 μm 的不溶態(tài)微粒,再利用微濾膜將其有效去除。
為了提高MF 技術對砷的去除效率, 人們采用混凝來增大含砷顆粒的粒徑。J. Shorr用硫酸鐵作為砷的共沉淀劑,再配以微濾膜濾除沉淀物的工藝處理含砷水, 對砷的去除率明顯高于單純的MF 工藝。由于含砷離子的廢水同時還含有有機物,如油、脂、洗滌劑和螯合物等,而且砷的去除率取決于二價鐵絡合物對砷的吸附能力以及MF 對含砷礬花的截留能力,因此,采用氫氧化鐵作為凝聚劑,在與砷離子共沉淀的同時, 亦可吸附某些螯合物和有機物。此外,在一定的pH 條件下,氫氧化鐵還可吸附不沉淀的某些陽離子。G. Ghurye 等〔15〕采用混凝聯(lián)合孔徑為0.2 μm 的商業(yè)化MF 膜工藝, 研究了絮凝-微濾(CMF)工藝對砷的去除效率。當進水中砷的質量濃度為40 μg/L 時,CMF 工藝能保證出水中砷的質量濃度<2 μg/L。但是,與As(Ⅴ)相比,其對As(Ⅲ)的去除率相當?shù),這是因為As(Ⅲ)以中性分子形態(tài)存在, 而混凝過程依賴混凝劑水解后形成的氫氧化物與離子的交互作用。因此, 為了有效地去除水中的As(Ⅲ),需要將其全部氧化為As(Ⅴ)。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http://www.www.bestschotzproductions.com/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