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探討
城市建筑廢棄物(也稱為建筑與拆除廢物或建筑垃圾)資源化是指重新利用城市建筑物在建設維修和拆除等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使其再資源化,它是我國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的重要領域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國城市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的必要性和資源化原則,并提出了實施措施。
1 城市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fā)展,需要新建和拆除大量的建 (構)筑物,建筑廢棄物的產量也隨之逐年增加。資料表明,每年僅施工建設所產生和排出的建筑廢棄物就達4 000萬t,建筑廢棄物已成為繼城市生活垃圾之后第二大固體廢棄物。目前大量產生的建筑廢棄物基本上未作任何處理就運往市郊和鄉(xiāng)村進行露天堆放或填埋,不僅占用大量耕地,在清運及堆放過程中產生的遺撒和粉塵飛揚加重了對環(huán)境的污染。據(jù)估計,我國城市垃圾的歷年堆存量達60多億噸,其中建筑廢棄物就占了30%~40%;垃圾堆存侵占土地面積達5億m2,全國有200多個城市已陷入垃圾的包圍之中。另外,建筑行業(yè)是典型的資源和能源高消耗產業(yè),其物流量超過世界總物流量的40%,能源消耗接近全球總量的40%。如我國的水泥產量目前已居世界第一位,產量為每年 5億多噸,與之相伴使用需要消耗20多億立方米的砂石 ;另外建筑和建材生產還要消耗大量的鋼材、木材、玻璃、燃料和電能等等。如此巨大的物質流和能耗,如果不采取措施任由發(fā)展,對于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自然資源人均占有量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發(fā)展中國家,不僅加劇了資源和能源的危機,而且造成了相當大的環(huán)境壓力,嚴重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建筑廢棄物在城市固體廢棄物中屬清潔的廢棄物,無機物占 90%以上,其物理化學性質相對穩(wěn)定,經過處理可作為再生資源利用。德國最先大量利用建筑廢棄物,在二戰(zhàn)后的重建期間,利用建筑廢棄物再生了約1 150萬m2廢磚集料,并用這些再生集料建造了17.5萬套住房。預計到2020年,我國城市化率將達到55%,城市的規(guī)模將更大,而在46種支持性資源中,只有6種資源能夠自給,其余大量依靠進口,城市建設必須資源化城市建筑廢棄物。建筑廢棄物資源化不但可以解決建筑垃圾堆放占用土地、污染環(huán)境等問題,還可以減少資源開采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的負面影響,有著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
2 城市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的原則
1)原地資源化原則。城市建筑廢棄物產生于新建筑的建設場地和舊建筑的拆除場地,一般還要在原地繼續(xù)建設的,可以在原地資源化建筑廢棄物,以減少清運費用。例如,美國CYCLEAN 公司采用微波技術,可以100%的回收利用舊瀝青路面料,其質量與新拌瀝青路面料相同,同時成本可降低1/3 。2)適材適用原則。建筑廢棄物的組成因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建筑結構、拆除方式不同而變化,但其基本組成是一致的,主要是由土、渣土、散落的砂漿和?昆凝土、剔鑿產生的磚石和混凝土碎塊、打樁截下的鋼筋混凝土樁頭、金屬、竹木材、裝飾裝修產生的廢料、各種包裝材料以及舊建筑拆除得到的構件等。應根據(jù)不同材料的性質進行資源化利用。土、渣土可以用于造景、制磚;磚、石、混凝土等廢料經破碎后,可以代替砂,用于砌筑砂漿、打混凝土墊層等,還可以用于制作砌塊、鋪道磚、花格磚等建材制品;廢鋼筋、廢鐵絲、廢電線和各種廢鋼配件等金屬,經分揀、集中、重新回爐后,可以加工制成各種規(guī)格的鋼材;廢竹木材可以用于造紙、制造人造板材;舊建筑拆除得到的構件經鑒定后,可繼續(xù)用到新建筑上。3)避免污染原則。建筑廢棄物資源化本身就是一個環(huán)保范疇的項目,更應當注意加強環(huán)保意識。一方面,建筑廢棄物的堆積應與其他建材隔離,避免污染其他建材;另一方面,建筑廢棄物資源化項目應在噪聲、粉塵、煙塵、污水等方面避免二次污染。
3 城市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的措施
1)完善法規(guī)和技術標準。長期以來,我國把建筑廢棄物當作垃圾進行管理。2005年修訂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guī)定》等法規(guī)對建筑垃圾的綜合利用做出了原則性規(guī)定,但是如何執(zhí)行卻沒有涉及。因此,應依據(jù)循環(huán)經濟的基本理論制定相關的法規(guī)標準,完善我國城市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的制度保障體系。首先,規(guī)定拆除建筑的材料回收種類、檢驗標準以及使用規(guī)范;其次,規(guī)定建筑垃圾可利用的種類,資源化途徑;第三,制定再生建材的標準和使用規(guī)范。通過這些法規(guī)標準給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和建設單位資源化建筑廢棄物提供了依據(jù)。2)加強技術研發(fā)。科研工作是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的基礎,既包括資源化利用技術的研究和開發(fā),也包括體制機制的完善以及操作層面的技術方案。國外建筑廢棄物再生方面的研究開展較早,在建筑廢棄物源頭減量化機制和技術、廢舊建筑的拆除技術、再生建筑材料行業(yè)和市場的運行和監(jiān)管等方面,已經有大量研究和技術經驗可以借鑒。我國在這方面剛剛起步,應該加強研究與開發(fā),指導我國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3)實施產業(yè)化運作。施工單位、建設單位資源化建筑廢棄物,也只能利用其中的一部分,只有實施產業(yè)化運作,才能提高其資源化率,并且降低其成本。建筑廢棄物的產業(yè)化運作涉及舊建筑拆除、廢棄物收集、運輸、加工、再利用等內容。舊建筑拆除,采用人機混合拆除方式,盡量保持材料的完整,使其可再利用。分類收集建筑廢棄物,在原址加工成粗骨料、再生混凝土等低等級建材。4)政策扶持。我國建筑廢棄物還沒有實施分類收集,其資源化需經過收集、運輸、分選、粉碎、加工等環(huán)節(jié),生產費時費工,而按垃圾處置如填埋費用很低,資源化費用高于填埋費用。而且我國資源稅普遍較低或不收取,天然原料價格偏低,造成再生建材的成本和價格高于原生建材。因此,應對建筑廢棄物資源化項目在土地、信貸、稅收上給予扶持,還可將收取的建筑垃圾處置費補貼到再生利用上,提高再生建材的市場競爭力。5)建立資源化利用示范工程。建筑廢棄物也是資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發(fā)揮其價值。應通過開展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示范,讓大家了解接受建筑廢棄物的資源化。例如:1990年 7月,上海市第二建筑公司在兩項工程中,將結構施工中產生的廢渣碎塊粉碎后,與標準砂按1:1的比例拌和作為細骨料,用于抹灰砂漿和砌筑砂漿,砂漿強度可達5 MPa,共計回收建筑廢渣480 t,凈收益1.24萬元。科技部近期驗收完成的“地震災區(qū)建筑垃圾資源化與抗震節(jié)能房屋建設科技示范”項目,針對地震災區(qū)實際情況,開發(fā)和示范了四種不同體系的抗震節(jié)能示范房屋,形成了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產品生產工藝和成套技術等,形成了都江堰和綿竹年產100萬t建筑垃圾資源化示范生產線等示范工程、中試線,對建筑廢棄物再生利用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
4 結語
我國正處于城市化的快速發(fā)展階段,城市建設產生大量的建筑廢棄物,這些廢棄物可以當作資源進行再利用。建筑廢棄物的資源化應遵循原地資源化、適材適用、避免污染等原則,通過完善法規(guī)標準、加強研發(fā)、政策扶持、實施產業(yè)化運作、建立資源化利用示范工程等措施來實施建筑廢棄物的資源化。
參考文獻:略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http://www.www.bestschotzproductions.com/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