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氣生物濾池
曝氣生物濾池(BAF)是90年代初興起的污水處理新工藝,已在歐美和日本等發(fā)達國家廣為流行。該工藝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脫氮、除磷、去除AOX(有害物質(zhì))的作用,其特點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固體與一體,節(jié)省了后續(xù)沉淀池 ( 二沉池 ),其容積負荷、水力負荷大,水力停留時間短,所需基建投資少,出水水質(zhì)好,運行能耗低,運行費用省。
BAF 屬第三代生物膜反應(yīng)器,是接觸氧化法的一種特殊形式,也可以看成是普通生物濾池的一種變形。BAF在生物反應(yīng)器內(nèi)填裝高比表面積的顆粒填料,以提供微生物生長的載體;同時在填料下部鼓風曝氣,球形的粒狀填料使得氣泡通過濾層時的行程加長,空氣通過濾料層的氧利用率可達30%以上,空氣動力效率的提高,降低了污水處理的動力費用。不僅具有生物膜工藝技術(shù)的優(yōu)勢,同時也起著有效的空間過濾作用,使用BAF處理過的出水SS遠低于普通生物處理方法。
二、BAF的工藝特點
采用氣水平行上向流,使得氣水進行極好均分,防止了氣泡在濾料層中凝結(jié)核氣堵現(xiàn)象,氧的利用率高,能耗低;
與下向流過濾相反,上向流過濾維持在整個濾池高度上提供正壓條件,可以更好的避免形成溝流或短流,從而避免通過形成溝流來影響過濾工藝而形成的氣阻;
上向流形成了對工藝有好處的半推流條件,即使采用高過濾速度和負荷,仍能保證 BAF 工藝的持久穩(wěn)定性和有效性;
采用氣水平行上向流,使空間過濾能被更好的運用,空氣能將固體物質(zhì)帶入濾床深處,在濾池中能得到高負荷、均勻的固體物質(zhì),從而延長了反沖洗周期,減少清洗時間和清洗時用的氣水量;
濾料層對氣泡的切割作用事使氣泡在濾池中的停留時間延長,提高了氧的利用率;由于濾池極好的截污能力,使得BAF后面不需再設(shè)二次沉淀池;
三、BAF的技術(shù)特點
總體投資省,包括機械設(shè)備、自控電氣系統(tǒng)、土建和征地費;
占地面積小,通常為常規(guī)處理工藝占地面積的 1/5-1/10 ,廠區(qū)布置緊湊,美觀;
處理出水質(zhì)量好,可達到中水水質(zhì)標準或生活雜用水水質(zhì)標準;
工藝流程短,氧的傳輸效率高,供氧動力消耗低,處理單位污水的電耗低;
過濾速度高,處理負荷大大高于常規(guī)處理工藝;
陸洪宇采用A/O一體式懸浮曝氣生物濾池處理蘇州園林景觀水,COD、NH4+-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別為56%左右、90%以上、40%左右和接近30%,出水濁度低于2NTU。曝氣生物濾池水頭損失大,需定期反沖洗,對進水SS要求比較嚴格。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