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廢水的混凝試驗研究
1 概述
造紙廢水中由于含有木質(zhì)素及其衍生物具有較高的色度和COD,水處理中多采用鋁鹽混凝劑通過混凝沉淀加以凈化;炷磻(yīng)包括混合和絮凝兩個過程,影響這兩方面的因素很多,包括混凝劑的種類、混合速度、水質(zhì)特征等等。其中混凝劑的投加量、pH值影響著混凝反應(yīng)進程和結(jié)果,也決定工程應(yīng)用的基建與運行費用。本文就pH值和混凝劑投加量對造紙廢水混凝反應(yīng)的影響進行研究,試圖揭示造紙廢水混凝反應(yīng)的機理。
2 廢水來源
造紙廢水由齊齊哈爾造紙廠的木漿黑液稀釋而成。
PAC(聚合氯化鋁)和PAM(聚丙烯酰胺)由哈爾濱市自來水三廠提供。攪拌器選用DBJ-621型定時變速攪拌機。
3 試驗方法
混凝方法參照文獻取1000ml水樣裝入燒杯中,定位在攪拌機上;把藥劑裝入試劑架的試管中,開動攪拌器在高速(120~200 r/min)攪拌1min,加入PAC,再攪拌1min,若加入PAM在攪拌30s后加入,低速(20~40 r/min)下攪拌20min,沉降15min后在清液的二分之一處取樣。按GB/T 9724-88標準方法分別測定COD,pH值。
4 pH值對造紙廢水混凝的影響
調(diào)節(jié)廢水的pH值分別為4、6、7、9在每一個pH值下分別投加60、80、100、120、140、160mg/L PAC進行混凝試驗。得出在不同pH值下PAC不同投加量對造紙廢水COD去除率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1。重復以上的試驗條件,同時加入1mg/L的PAM,測得COD的去除情況,結(jié)果見圖2。
如圖1所示,從總的趨勢上看,隨著pH值從低到高,COD的去除率逐漸下降,明顯的特征是pH值為4時各種投加量下COD去除率都在40%~55%之間,說明此時投加量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pH值決定混凝結(jié)果。pH值為7時,明顯的趨勢是隨著PAC投加量的增加,COD去除率也在逐漸增加,此時投加量決定COD的去除率效果。pH值為6時在投加量由100mg/L增加到120mg/L時,COD的去除率有一個明顯的突躍,繼續(xù)增加投加量時去除率又逐漸上升,在投加量為160mg/L時去除率達到最高,說明是pH值和投加量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pH值為9時COD去除率低而且不穩(wěn)定,說明pH值和投加量都不利于COD的去除。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http://www.www.bestschotzproductions.com/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nèi)容,請點擊下載 造紙廢水的混凝試驗研究.doc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wǎng)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