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比與破碎段
在破碎過程中,原廢物粒度與破碎后產(chǎn)物粒度的比值稱為破碎比。破碎比表示廢物粒度在破碎過程中減小的倍數(shù),即表示廢物被破碎的程度。破碎機的能量消耗和處理能力都與破碎有關。破碎比的計算方法有以下兩種:
1.用廢物破碎前的最大粒度(Dmax)與破碎后最大粒度(dmax)的比值來確定破碎比(i)i=Dmax/dmax
用該法確定的破碎比稱為極限破碎比,在工程設計中常被采用。根據(jù)最大塊直徑來選擇破碎機給料口寬度。
2.用廢物破碎前的平均粒度(Dcp)與破碎后平均粒度(dcp)的比值來確定破碎比(i)
i=Dcp/dcp
該法確定的破碎比稱為真實破碎比,能較真實地反映破碎程度,所以,在科研及理論研究中常被采用。
一般破碎機的平均破碎比在3—30之間,磨碎機破碎比可達40—400以上。
團體廢物每經(jīng)過一次破碎機或磨碎機稱為一個破碎段,若要求破碎比不大,一段破碎即可滿足。但對固體廢物的分選,例如,浮選、磁選、電選等工藝來說,由于要求的入選粒度很細,破碎比很大,往往需要把幾臺破碎機依次串聯(lián),或根據(jù)需要把破碎機和磨碎機依次串聯(lián)組成破碎和磨碎流程。對固體廢物進行多次(段)破碎,其總破碎比等于各段破碎比(i1,i2,……,in)的乘積,即i=i1×i2×i3×……×in
破碎段數(shù)是決定破碎工藝流程的基本指標,它主要決定破碎廢物的原始粒度和最終粒度。破碎段數(shù)越多,破碎流程就越復雜,工程投資相應增加,因此,在可能的條件下,應盡量采用一段或兩段流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