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污水處理技術的原理
微波污水處理技術是水處理領域中一場嶄新的革命,是一代具有突破性、創(chuàng)新性、廣譜性的水處理技術。微波化學污水處理技術不同于傳統(tǒng)的污水處理方法,微波對流體中的不同物質進行選擇性分子加熱;微波對流體中的吸波物質的物化反應具有強烈的催化作用;流體中的固相微粒在微波場中能迅速匯聚沉降與水分離;微波加熱是吸波物質分子直接加熱,所以廢水置于微波場中,不但溫升迅速,而且微波能量非常集中,在較低溫度下就能殺滅微生物;由于微波對流體的穿透作用,置于微波場中的流體表現(xiàn)為加熱非常均勻;由于流體中吸收微波能的物質分子可直接將微波能轉化成熱能,因此不會給被處理流體帶入任何新的污染物,而且節(jié)省綜合耗能。經(jīng)微波化學污水處理技術處理后的水,可全部再利用,從而實現(xiàn)污水處理工程的實用、高效、節(jié)能、環(huán)保、低運行費用。
![]() |
微波化學污水處理技術的基礎是“極性分子理論”。外加微波場可使這些極性分子因趨向作用而發(fā)生頻率極高的振蕩運動,消耗能量而發(fā)熱。在微波場中物質的吸波與否和吸波強弱,與該物質的電性質有關。實驗證明,在單位體積的物質內被吸收的(轉化為熱能損耗)微波功率Pa,與電場(磁場)強度E、物質的損耗角正切tgδ和頻率f成正比關系。物質在微波場中吸收的微波能全部轉化為熱能,所以Pa即為單位時間內在單位體積物質中產(chǎn)生的能量。tgδ值與該物質的介電常數(shù)、介電損耗相關的量,而物質的介電常數(shù)、介電損耗又與該物質當時的其它多種因素相關。
根據(jù)此“極性分子理論”,微波不僅可以加快化學反應,在一定條件下也能抑制反應的進行。除此之外,微波還可以改變反應的途徑。微波對化學反應的作用除了對反應加熱引起反應速率改變以外,還具有電磁場對反應分子間行為的直接作用而引起的所謂“非熱效應”。微波對反應的作用程度除了與反應類型有關外,還與微波的強度、頻率、調制方式及環(huán)境條件有關。此外,由于化學反應是一個非平衡系統(tǒng),舊的物質在不斷消耗,新的物質在不斷生成,各相界面可能發(fā)生隨機的變化;與此同時系統(tǒng)的宏觀電磁特性也在發(fā)生變化,而且在微波輻射下這種變化還與所用的微波緊密相關。
然而,許多有機化合物都不直接明顯地吸收微波,但可以利用某種強烈吸收微波的“敏化劑”把微波能傳給這些物質而誘發(fā)化學反應。利用這些“敏化劑”就可以在微波輻射下實現(xiàn)某些催化反應,這就是所謂微波誘導催化反應。高強度連續(xù)波微波輻射聚焦到某種“敏化劑”的表面,由于“敏化劑”表面點位與微波能的強烈相互作用,微波能將被轉變成熱能,從而使某些表面點位選擇性的被很快加熱至很高溫度(例如很容易超過1400℃)。盡管反應其中的水沒有明顯升溫,但已產(chǎn)生高溫高壓的作用,當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與受激發(fā)的表面點位接觸時卻可發(fā)生反應。“敏化劑”的作用不僅僅在于把熱能聚焦,而且還可以借它與反應物和產(chǎn)物相互作用的選擇性而影響反應的進程。微波化學污水處理技術就是利用微波對化學反應的這些作用,對水中的污染物通過物理及化學作用進行降解、轉化,從而實現(xiàn)污水凈化的目的。此反應機理包括以下反應過程:
![]() |
1、微波能的化學作用:能夠極化水分子及有機化合物分子,使有機化合物與敏化劑之間形成過渡態(tài)產(chǎn)物,降低氧化和分解有害有機化合物所需要的活化能,使反應加速進行。
2、微波能的物理作用:能夠加熱和極化水及污染物分子,提高氧化和分解有害有機化合物所需要的反應條件,達到反應所需要的活化能。
3、能夠加熱和極化水及污染物分子,使絮凝劑與污染物之間形成的共聚物的沉淀反應更完全、更快速。
微波在處理水中污染物的同時,也能殺滅水中的細菌、藻類等微生物。其作用原理是由于微波輻射的熱效應,即微波輻射場照射生物體,引起生物體組織器官的加熱作用而產(chǎn)生的生理影響和抑制、傷害作用。組成細胞的極性分子在外加微波場的作用下升溫發(fā)熱,從而導致生物體細胞組織溫度升高。當微波功率密度較大,生物體產(chǎn)熱過多,超過了體溫調節(jié)能力,生物體的溫度平衡功能失調,體溫上升,于是生物體發(fā)生生理功能紊亂并發(fā)生病理變化,進而死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http://www.www.bestschotzproductions.com/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