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污泥資源化利用添新工藝
12月3日,吉林石化公司污泥資源化處理技術集成先導試驗工程項目通過了中國石油科技管理部組織的驗收。該項目通過“污泥電滲透+污泥碳化”的工藝路線,使有機物得到回收,含水率降到1%以下,且運行成本低于直接焚燒。
該工藝可使污泥減量90%,污水廠混合污泥和煉油廠油泥最終碳渣達到《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農用泥質CJ-T309-2009》標準中B類回用標準。同時,碳渣具有一定的熱值,也可作為輔助燃料使用;處理煉油廠油泥時產生的熱解油可用在煉油廠常減壓裝置,實現了污泥的資源化利用。
項目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排入污水廠經處理達標后排放,廢氣經檢測重金屬污染物、二噁英污染物、常規(guī)排放污染物等監(jiān)測因子均符合《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4-2001)的要求,不會對環(huán)境產生不利影響。
吉林石化公司污泥資源化處理技術集成先導試驗工程項目是中國石油低碳關鍵技術研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含油污泥資源化利用技術集成的重點研究內容之一。主要針對含油污泥、化工污泥資源化利用及工程化等關鍵技術問題,研發(fā)煉化“三泥”(生化污泥、池底污泥、浮渣)資源化的成套技術及裝置。
吉林石化研究院與污水處理廠聯(lián)合攻關,通過調研、技術比選和小試研究等工作,他們提出了先導試驗的工藝方案,并分別針對污水廠混合污泥和煉油廠含油污泥,開展工藝條件優(yōu)化及連續(xù)穩(wěn)定運行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的技術經濟指標。
吉林石化研究院環(huán)境保護研究所項目負責人劉巍說:“從含水的處理角度說,因為污泥有大量的微生物,采用離心等機械方式,無法將水真正去除,只可使含水率達到85%左右,利用電滲透技術,可以破環(huán)其結構,使之降到60%以下,采用干燥技術,可以再降到20%以下,再經碳化,就可達1%以下。所以我們采用污泥電滲透+污泥碳化的工藝路線,通俗講就是可以做到水和有機物都脫除,變成了碳渣,并且運行成本要低于直接焚燒。”
據統(tǒng)計,我國每年產生污泥3000萬噸以上,盡管全國80%的污水處理廠建設有污泥濃縮裝置,但大多采用離心作用進行處理,僅能降含水率降低至85%左右;80%的污泥沒有得到穩(wěn)定化處置,土地填埋占到60%~65%。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http://www.www.bestschotzproductions.com/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